樹立“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正在深刻改變農業發展方式。近年來,農村電商呈爆發增長態勢,“淘寶村”如雨后春筍般遍布各地,農民致富方式發生顯著變化。2014年,浙江省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約為200億元。遂昌縣作為一個人口只有23萬的山區小縣,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4.1億元。互聯網農業作為創意農業的主要表現形式,推動了商業模式變革,創造出巨大商業價值。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農業現代化建設應把握機遇,推進創意農業發展,充分發揮物聯網和電子商務降低流通成本的作用,推動互聯網與農業全產業鏈滲透融合,形成農業新的競爭優勢。
注重參與式體驗。作為創意農業的一種表現形式,“社區支持農業”引起人們廣泛關注。以北京市海淀區的小毛驢市民農園為例,它采用自然農業技術,重視傳統農耕文化和鄉土知識傳承,倡導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為市民提供蔬菜配送和菜地租種服務,已初步形成一個包括有機農產品產銷、生態農業示范、參觀體驗、教育培訓、環境保護、理論研究與政策倡導等的綜合農業發展平臺和有機農業品牌。其經營理念的核心就是: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挖掘農村社區資源,讓消費者在參與體驗中休閑、消費、學習,實現消費需求與生產供給的精準對接,推動城鄉和諧發展。“社區支持農業”是發展創意農業的一條有效途徑。應積極引導工商資本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調動城市消費者支持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培育農業農村經濟新增長點。
以鄉土文化為支撐。農業是鄉土文化的搖籃,創意農業的創意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文化特色。獨特的村居風貌、傳統的風土人情和田園風光、厚重的農耕文明都是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促進農村社區發展的寶貴財富。例如,山東省組織實施“鄉村記憶工程”,保護鄉村文化遺產,包括尚未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傳統建筑、具有代表性的生產工具和生產遺跡等實物以及鄉土生產習慣、節慶習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保護的基礎上,選擇一批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傳統文化特征的古民居、古村落、古街巷加以維修利用,結合生產用具、生產生活傳統展示,形成集鄉土建筑和鄉村民俗為一體的綜合性、“活態化”鄉村博物館,成為頗有內涵的鄉村旅游景點。這是將農業、農村與文化遺產相結合,建設美麗鄉村、發展休閑農業的一種有益探索。發展創意農業,應繼續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發揮文化增收、增效作用,引導各地將農業從單一的生產功能向休閑觀光、農事體驗、生態保護、文化傳承、人文教育等復合功能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