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經農業部、中國農科院推薦,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把農產品加工所作為FAO南南合作的中國伙伴整體進入Gateway平臺,將向全世界開放研究所資源和專家信息,代表FAO承擔指導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開發、技術轉移與培訓、青年學者交流、技術示范等相關工作任務。這標志著農產品加工所在實施走出去戰略、建設國際一流科研院所的征程中邁出了堅實一步。 據戴小楓所長介紹,當一個國家/地區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時,糧食不足和饑餓是社會的主要矛盾;在1000-3000美元時,初步實現糧食自給或基本自給,如何消除貧困成為主要矛盾,以農產品產后保鮮、貯藏加工為主的農產品加工業開始成為這些國家消除貧困的抓手;在3000-10000美元時,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主要矛盾,農業面臨可持續發展的挑戰;超過10000美元以后,營養健康成為主要矛盾,農產品加工以滿足營養健康的需求為己任,成為現代農業的主體和戰略新興產業。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所取得的成功經驗以及道路、模式、技術、專家、人才、管理等對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極具借鑒意義。 據悉,近年來,農產品加工所不斷創新治所理念,在國際合作方面率先提出“四個一”、“外籍導師制”等制度,先后與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局東部研究中心、國際真菌毒素學會、加拿大農業部圭爾夫食品研究中心、荷蘭瓦赫寧根大學食品學院、比利時魯汶大學、意大利國家新技術、能源和可持續經濟發展機構(ENEA)等國際一流科研院所、國際組織建立了18個聯合研究中心,引進海歸人才30多名、高端外籍專家10多人,簽署國際合作協議32份。此次進入FAO南南合作Gateway平臺即是農產品加工所開放辦所、以開闊的胸襟走向世界、邁向國際一流的具體體現,也是農產品加工所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