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自2011年5月與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簽署科技合作框架協議以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從技術攻關、人才培訓、項目合作等方面加大援藏力度,有力地促進了西藏漁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深入研討,謀劃西藏漁業發展藍圖。2011年6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組織專家進藏考察,通過考察調研、交流研討,充分了解西藏漁業現狀,提出了在漁業資源調查和保護利用、冷水性魚類繁育養殖、土著魚類開發等方面為西藏漁業發展提供全面支撐。5年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組織資源、環境、育種、養殖、漁業裝備等領域專家赴藏,與西藏農牧科學院就資源調查與開發、人員培訓、項目支持、苗種提供、養殖裝備研發、繁育技術、養殖技術和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探,明晰了西藏漁業發展方向。 聯合攻關,加強西藏漁業科學研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不斷加強與西藏農牧科學院的聯合研究攻關。首次完成雅魯藏布江漁業資源調查。2014年以來承擔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雅魯藏布江中游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布設30多個調查點,完成了雅魯藏布江全流域魚類資源首期調查,采集到大量魚類種類組成、地理分布、種群數量、產卵場地、魚苗資源、外來物種等數據,為更好地保護雅江魚類資源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指導西藏首次開展土著魚人工繁殖及孵化獲得成功。今年4月向西藏農牧科學院無償提供5萬粒亞東鮭發眼卵,并在西藏農牧科學院水產基地繁育車間用循環水孵化成功。今年3月開始,指導西藏農牧科學院在水產基地首次開展西藏土著魚——裂腹魚的人工繁育。亞東鮭發眼卵人工孵育及土著魚人工繁殖的首次試驗成功,為研究西藏土著魚的人工馴養奠定了基礎,對土著魚增殖放流保護具有積極意義。 技術支持,提升西藏養殖裝備水平。為提高西藏農牧科學院高原畜牧水產良種繁育與高效養殖水平,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幫助設計并指導完成了循環水養殖系統、室外流水養殖系統和繁育車間的全過程建設,為西藏建設了第一個比較完整的繁育和養殖系統。為減少水產養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開展水產養殖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研發出適合高原地區的工廠化養殖裝備,實現西藏工廠化循環水繁育系統和養殖系統工程零的突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還向西藏贈送優良苗種約15萬尾、魚卵5萬粒,價值30余萬元,并派出技術人員指導西藏科技人員開展苗種人工孵化、人工馴養及苗種培育。 組織培訓,加強西藏漁業人才培養。2011年以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積極接收西藏水產養殖技術人員進行中短期培訓,累計培訓漁業科技人員和技術骨干40多人次。培訓內容涉及冷水性魚類健康養殖、病害防治、營養需要與環保飼料配制、名優特品種養殖、大水面增養殖、魚池結構與設計、物理過濾、生物過濾技術與設備和繁育系統工程及設備等。通過學習,科技人員掌握了魚類繁育、養殖及裝備使用的要點,為西藏漁業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十三五”時期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按照農業部援藏工作的總體部署,繼續加大對西藏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促進西藏漁業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