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我省首次召開農業信息化工作會。全省農業信息化現狀和短板是什么?下一步如何部署?記者就此專訪省農業廳副廳長涂建華。
農業信息化重點工作正有序開展
記者:我省農業信息化“十二五”成效如何?
涂建華:“十二五”尤其是今年來,全省農業信息化已取得初步成效。
基礎條件和服務體系不斷夯實健全。全省3G和4G上網入村率達97.6%,光纖網絡入村率為66.8%;省市和70%以上縣級農業部門設信息服務機構,36%鄉鎮和22%行政村建有農業信息服務站點。
電子政務水平明顯提高。省農業廳先后建成金農工程等農業信息化重點項目,如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已有132個縣的2986個產品入駐,也初步構建省級農業數據中心。
農業物聯網應用起步。比如,成都建成40多個農業物聯網基地;自貢養殖生產物聯網應用率達30%……
記者:“互聯網+農業”重點工作今年有何進展?
涂建華:作為牽頭單位,省農業廳加快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完善部門監管、企業管理、公眾查詢三大平臺,初步實現數據整合、交換和共享。同時,通過12316“三農”服務熱線、網站、手機APP等多種手段,完善健全500個鄉村級服務站點。不久前,我省還評出10家農業物聯網示范企業和10家農業電商示范企業,并組建四川省農業信息化專家團隊。12月4日,由省農業廳指導的四川省優質農產品電商平臺麥味農業電商正式上線,1000家省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和100家休閑農業示范農莊正有序入駐,爭取盡快打造成為全國知名農業電商平臺。
我省正制定農業電商行動貫徹意見
記者:我省農業信息化面臨怎樣的挑戰?
涂建華:我省農業信息化水平在全國還處在中等水平。首先社會對信息化支撐現代農業發展認識不到位,農業系統對其發展應用還缺乏基本了解,也沒有建立起穩定完善的投入機制。其次是總體推進緩慢、市州發展不平衡,電子政務和信息服務水平相對較好,生產經營環節亟待加強。再次是跨界復合型人才嚴重缺乏,科研成果轉化量和產業化程度不高,集成示范應用能力偏弱。此外,缺乏頂層設計和標準指導,行業部門各自為政,已有信息資源和系統難以協同共享,有效開發利用嚴重不足。但經過發展,我們有決心至少達到全國中上水平。
記者:如何盡快補齊農業信息化這塊短板?
涂建華:必須進一步明確思路,制定好切實可行的全省農業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及農業物聯網、農業電商和信息服務等指導性意見,力爭以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為核心的農業信息化綜合水平達到51%。
各市縣農業部門及鄉鎮服務機構要健全機構和人員;各地加快制定規劃,并把信息化注入大產業規劃中去,不要“兩張皮”,謀劃要一批骨干型戰略性大項目。國家剛聯合出臺《推進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我省貫徹意見正在制定。此外,要各級加大農業投入,中央已明確支持,省上正積極爭取。
農業部剛把彭州、大英和資中納入全國信息進村入戶試點縣,省廳也篩選培植了50個示范點,華樸農業獼猴桃ERP智能管理系統和海濱農場分別被農業部確定為節本增效農業物聯網應用模式和物聯網應用示范單位,下一步要強化示范帶動,傾斜政策資金,同時加強培訓指導,培養人才隊伍,推動全省“互聯網+農業”向縱深發展。本報記者 李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