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億畝耕地,我們不僅要嚴守數量上的紅線,更要嚴守質量上的紅線,讓高質量的耕地區域定位,不能動。”記者參加了全國政協農業組的多次討論會,保護耕地被多個委員多次反復提及。
之所以需要區域定位,是因為在很多地方基本農田被用于工業和商業開發,城鎮周邊、公路鐵路周邊等區位良好的基本農田被置換,“基本農田上山”成為普遍現象。“因為江南魚米之鄉的1畝肥沃土地,與新疆戈壁的1畝地,是不具可比性的。”河北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王海波委員說。針對現狀,遼寧省營口市副市長高煒委員提出,當前非常有必要對全國的耕地質量狀況進行調研,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
安徽省政協原副主席王鶴齡委員表示,很好的良田加入石料變成工業用地可惜,而產糧大縣變成工業強縣,資源被浪費可惜。王海波一再強調:“有學者調查認為,一旦良田變成鋼筋水泥的工地,其對農業來說就是毀滅性的,重新再生為良田的時間恐怕需要一兩個地質年代!”
這里又牽出一個“農地”變“非農地”的問題。國家林業局原局長賈治邦委員的話直指痛處:農地“非農化”,因為工業用途、商業用途利潤高,為地方財政上繳稅額高,經濟利益的驅動是主要原因。
而造成“農地”變“非農地”現象的原因就是缺乏嚴格的法制化約束機制。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委員列舉了幾個數字:當前約有四分之一的農戶承包地(國家統計局1995年數字14.2億畝)3億畝進行了土地流轉,而其中流轉到企業的約3000萬畝,企業拿地后種糧的不到8%。“非農化”趨勢明顯。
陳錫文介紹,在這方面,日本、臺灣省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日本嚴格控制農地轉用,農地所有權仍然只能在農戶或農業生產法人之間流轉,企業等主體只能租地進行以農業為主的經營,在企業中農民必須是股東。臺灣是用途管制,比如購買的土地面積在2000平方米以上才可以申請蓋房子,而且房子面積不能超過十分之一,其他部分必須進行農業生產。
陳錫文強調,必須首先在制度上解決基本農田的問題,才會有農業發展、糧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