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宗
“我從事的是‘無塵農業’,我種植的水果、蔬菜從種到收不見塵土。”日前,四川省丹棱縣綠之潤家庭農場的農場主謝林這樣開始他的介紹。謝林說,“無塵農業”是指作物從種到收的全過程,包括播種(育苗)、栽插、除草、施肥、防病、治蟲、收獲等各個生產環節,都不見塵土飛揚的設施農業。
謝林的綠之潤家庭農場位于丹棱縣仁美鎮中心村。2013年,他流轉了400畝耕地開始做設施農業,主要是種植葡萄,另外也種一些紫山藥、櫻桃、樹莓,還培育了大量紅橘、桃、李等果樹的樹苗。謝林的葡萄園是丹棱縣標準化葡萄園之一,全園都是扣件鋼架設施大棚避雨栽培。
當筆者走進綠之潤家庭農場的葡萄大棚時,看見的是干凈、寬敝的生產便道,抬頭是天膜,低頭是地膜,園內的可視區域內干干凈凈。謝林著重介紹了鋪在地上的這種上面銀白色下面黑色的雙色反光膜,“一是能防雜草、防蟲害,二是可以降低田間空氣濕度,減少病蟲害滋生,三是可通過反光增加光合作用。”
謝林說,園內有10多個葡萄品種,早中晚熟品種搭配,采摘、銷售時間長達3個多月,每畝收入3萬元左右。
謝林認為,要做成“無塵農業”有幾點很重要。首先是選定發展設施農業,必須大棚避雨栽培,才能大大減少農藥的使用量。記得他剛流轉土地那年還沒有建成大棚時,僅農藥這一項的開支就達13萬元,而現在每年還不到3萬元,不管是農藥使用過程中農藥本身的污染、對空氣的污染,還是農藥廢棄包裝物的污染,都明顯大大減少,與大田露天栽培相比,農藥的使用量減少80%以上。謝林說:“露天栽培葡萄除了平時需要打藥預防病害以外,每下一次雨就要噴一次治療藥,而棚內栽培的話,僅在葡萄不同的生育時期噴施預防藥,基本沒有病害。”
其次是在選擇栽培土壤上,謝林在建園時按每畝10噸的標準施足蚯蚓糞,以后每年冬季還要增施4噸~5噸。上半年全田覆膜,追肥、澆水全部采用滴灌,既方便快捷又沒有污染,追肥用的是統一配方的液體腐植酸有機肥。下半年則揭開地膜將葡萄的殘枝落葉覆蓋于地表,同時在葡萄樹行間種植綠肥,待綠肥長到1米左右未完全木質化之前,就用旋耕機把綠肥攪碎打入土中還田。
第三要不斷創新。收獲一季葡萄之后,秋冬季還有大量的空閑時間,種什么?怎么種?謝林積極與四川省農科院有關專家取得聯系,在葡萄園內開展多項試驗,養雞,種羊肚菌,栽種草莓、樹莓、櫻桃、紫山藥等,以實現增收。最值得一提的是,丹棱縣是“中國橘橙之鄉”,用來做砧木的紅橘苗、桃樹苗、李樹苗一直供不應求,可培育苗木時最讓大家頭痛的事情就是清除雜草。因為不能使用化學除草劑,否則有可能雜草和樹苗一起全軍覆沒,而人工清除雜草成本太高。同時,由于樹苗的成活率較低,許多農戶培育的樹苗很難起苗,因為起苗傷根太多,移栽后成活率也低。而謝林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經過多次失敗之后,成功創造了“無雜草苗圃培育樹苗新技術”,目前正在著手申請國家專利。他每年在葡萄園內培育近10萬株樹苗,不用人工除草,苗圃也是干干凈凈的,起苗后無傷根現象,樹苗須根發達,移栽后成活率可達90%以上。這一創新技術,大大減輕了育苗的成本和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每年冬季播種,經過3個月左右,到了春季待樹苗長到5葉~6葉時即可移植。移栽完小樹苗后,葡萄新芽就開始萌發,然后就進入新一輪的生產管理周期。
責任編輯:王偉 |